一、个人简介
束漫漫,女,1980年8月出生,安徽人,汉族,中共党员,于2003年7月从事辅导员工作。
二、工作情况

时光荏苒,带着一份对教育事业的执著,一份对学生工作的热爱,至今我已匆匆走过了辅导员工作的第七个年头。七年来,我深刻体会了用爱心、用责任做教育的深刻内涵。虽然,工作的内容、性质不断变化,但唯一不变的是我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之情,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之心,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践行之力。领导的关怀、同事的帮助、学生的支持,让我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团结互助的辅导员队伍中不断学习、不断进步。
(一)用“六心”来对待辅导员事业
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,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组织者、协调者和实施者,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。肩负着教育育人、服务育人、管理育人的责任。
作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,目前我负责的工作有兼任学院团委书记,指导学生会工作;兼任自动化系学生党支部书记,负责自动化系学生党建工作;负责自动化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具体有新生入学、日常管理、助学助困、心理健康、就业指导等工作;同时还负责我院学工办的文件收发归档、印章管理、经费报销、文件(材料)编印等日常管理工作。可以说我的工作内容繁琐,所带学生众多,工作量大,但同时也给了我广阔的发挥空间。
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,大学生群体在生源渠道、生活阅历、认知水平、个性技能等方面都发生较大变化,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工科学院,我院有学生1800多人,男女生比例差不多10比1,学生来自四面八方,学生非常朴实但也个性鲜明,这对于辅导员工作来说,非常具有挑战。但正是对辅导员事业的热爱和坚持,才能在将近七年里,踏实工作,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,心系学生,用真心、爱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贴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来完成我的每一项工作。几年来,获得的荣誉有2006年广东省暑期“三下乡”先进个人、佛山科技学院“三育人”奖、优秀通讯员,2009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优秀辅导员、2005年工会积极分子等。
(二)重视自身内涵发展,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
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职能要求辅导员队伍必须更专业更有创造性,这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辅导员的工作中,我们不仅扮演大学生政治领路人与导航者的角色,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、成才规划、心理咨询、就业指导等服务,除了学生日常管理还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,这些就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内涵,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,切实扮演好“管理者”和“服务者”的角色。
1、主动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。在实际工作中,我自觉学习、系统学习,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。2007年,我通过在职硕士研究生考试,考上中山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职研究生。工作七年来,我还积极参加各类辅导员培训工作,如2003年参加了广东省高等学校第四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术培训,2004年5月参加广东省普通高校辅导员工作研修班,2006年4月参加职业指导师培训,2008年6月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培训,2009年5月,参加了佛山市共青团后备干部的培训。
2、积极参与和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。在日常工作之余,我还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,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诸多问题,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。几年来,相继发表了论文《浅谈高校管理法制化实现之路》、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意义》、《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》、《论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》,论文《浅谈高校管理法制化实现之路》还获得2006年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二等奖。除此之外,2006年参与校级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”,题目为“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策”;2007年参与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,题目为“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的防治方法研究--变“网瘾学生”为“网创人才”的探索与实践”,提交的论文获得了广东高校首届“南方辅导员论坛”二等奖;2009年作为负责人申报了校级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课题”,题目为“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”,同年还参与校级科研课题,题目为“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的研究”。
(三)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新思路
学生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要求,要跟上学生思维方式、价值观念、人生取向的变化,就要求辅导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,抓住学生的特点,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身特点出发,通过多种载体,在实践中探索,在实践中创新,积极寻求学生工作新思路。
1、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,切实提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。我所带的自动化系学生党支部两个,学生党员51人,我兼任二支部党支部书记。在学生党建工作中,坚持“党建带团建”、“党建促学风”的工作思路,发挥党组织的带动作用和党员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。积极指导自动化系学生党支部开展党日活动,以自动化系学生党员之家为基地,认真开展组织生活。富有成效的工作让自动化系第一学生党支部、第二学生党支部分别获得07年度和08年度我校优秀学生党支部。自动化系学生党员也充分发挥榜样作用,其中05自动化苏培才被评为08年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,06自动化周孚成、林鹏洲被评为09年优秀学生党员,05自动化陈国华被评为08年优秀学生党员。突出党支部工作有效带动了团支部工作和班级工作,为形成良好的班风、学风奠定坚实的基础。由于表现突出,我所带的06自动化1团支部、06自动化2团支部先后获得校级红旗团支部,03自动化2班,06自动化1班先后获得校级“十佳优良班风奖”。
2、指导团学组织和班级工作,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。对于我院团委、学生会工作以及自动化系班级工作,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,并加以引导,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,发挥了大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力,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。
在共青团工作中,不断寻求改革突破,确定了以科技文化创新促团建的工作思路,各项科技竞赛开展的有声有色,取得良好效果。因此,“以科技文化创新促团建”在佛山市基层团建创新竞赛中被评为优秀项目;在2009年的佛山市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中,我院共青团又被确定为试点单位,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;与此同时,我院共青团“引导团员学生开展科技品牌活动,打造团学工作特色”工作再次被作为典型案例申报“广东省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典型案例”。我院基层团支部在各个评比中,获得诸多荣誉。如在主题鲜明的公开团日活动中,指导的06自动化2团支部获得优秀团支部三等奖,07电子2团支部获得优秀团支部二等奖等。
3、营造育人环境,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环境中,我努力通过多种途径,搭建有效平台,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。我所带的自动化系一直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。在考研工作中,自从05年自动化系考研取得突破,截至09年,已有23人考上省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。05年报考8人考上4人,06年考上9人,08年在我院考取的9人中有7人是自动化系学生。在各类科技竞赛中,自动化系学生不断在国家级、省级科技竞赛中取得好成绩,如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首届和第二届一等奖获得者,以及第三届三等奖获得者是自动化系学生,在09年全国电子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,广东省一等奖的两组学生也是自动化系学生,除此之外,电子专业技能大赛、软件设计竞赛等诸多比赛中、获奖名单中都会出现自动化系学生的身影。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,我一直鼓励学生担任学生干部,锻炼各方面的能力,而自动化系学生在我院团委学生会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,如05自动化苏培才任职我院第19届团委副书记,06自动化陈启达任职我院第20届学生会主席,06自动化陈汴浩任职我院第20届团委副书记,其中陈启达同学因为工作表现突出,被评为09年佛山市优秀学生干部。
4、关心学生的实际问题,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困难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教育人、引导人,也要关心人、帮助人。我在学生的学业、经济、就业、情感等诸多方面,利用有限条件,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。06自动化秦朝晖不幸患上鼻咽癌,为了帮助他筹得医药费,我通过学生机构组织捐款,为他解决实际困难;08自动化柯德浩不幸遭遇家庭变故,弟弟、妹妹、父亲相继过世,在给予精神上的抚慰之外,还帮助他申请困难补助、助学金给予经济上的帮助;在学生学习方面,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情况,通过沟通,解决他们成长中的诸多问题;在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,给毕业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,促进他们的就业创业。而自动化系就业率一直是名列前茅。
“严管厚爱筑平台,传道解惑助成才”,工作这七年中,我收获了很多的经验,同时也接受了一些教训。不看历史,要争朝夕,今后我会继续以我的真心、爱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贴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来继续我一个辅导员的人生路,继续培养学生学会做人、学会求知、学会劳动、学会生活、学会发展。
三、获奖情况
1.2006年广东省暑期“三下乡”先进个人,佛山科技学院“三育人”奖,优秀通讯员;
2.2005年工会积极分子;年度考核优秀;
3.2009年佛山科技学院优秀辅导员。